免责声明:
本文内容仅为本人基于自身经历的分享与学习心得,仅供教育与参考之用,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请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,务必自行做好研究,或咨询持牌的专业理财顾问。
如何挑选合适的单位信托基金 —以及我曾经犯下的昂贵错误
投资单位信托基金(Unit Trust)是最常见的财富增值方式之一。
但在马来西亚,提到单位信托基金,很多人——包括我自己——都曾有过不愉快的经历,也因此蒙受亏损。
我想和你分享我过去投资基金时亲身经历的重大错误与教训,以及这些经验如何让我学会更聪明地挑选基金。
然后,我会提供一份实用的基金筛选清单,帮助你更有信心地开始投资。
我在基金投资中犯下的昂贵错误
当我还在一家国际银行担任财富管理经理时,我花了很多时间做分析和研究,只为了挑选出我认为“表现最好的基金”放进自己的投资组合。
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:
「挑选每个类别中表现最好的基金,买进后长期持有。」
但这就是我第一个重大错误。
- 当市场上涨时,这些基金确实表现很好。
- 但当市场回调(这是迟早会发生的),这些基金也会一起下跌 —— 即使是“最优秀”的基金。
那时我才明白:
光是挑选表现最好的基金还不够,
我必须学会在市场下跌时控制亏损。
尝试短线交易策略
于是,我开始学习技术分析,并尝试使用短线交易策略。
我当时想:
「如果能判断市场要下跌,我就先卖出,等行情转好再买回。」
一开始确实有赚到钱。
但随着资产规模越来越大、工作越来越忙,频繁换基金花费大量精力,根本无法长期持续。
于是我只把这种方法用在高净值客户的投资组合中
但这也成了我第二个重大错误。
过度自信 + 缺乏风险管理
当时我太自信了,以为只要做足研究、积极操作,就不会亏钱。
我忽略了资产配置,在未分散风险的情况下投入了大笔资金。
直到 2022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爆发,
我误以为只是短期调整,于是反而加码投入股票型基金。
结果市场继续一路下跌。
我的投资组合最终在最低点时,亏损约 40%。
因为这些是高净值资产组合,金额非常庞大,亏损也特别严重。
这段经历让我学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道理:
没有人能够一直准确预测市场走向,
就算用技术分析策略,也会出错。
于是我重新认识到以下的重要性:
- 资产多元化(Diversification)
- 资产配置(Asset Allocation)
- 风险管理(Risk Management)
- 定期检视与再平衡(Review & Rebalancing)
我也意识到,单靠过去的绩效来挑选基金是不够的。
评估基金的四大关键要素
- 母公司背景
必须是知名、稳定、信誉良好的资产管理公司。
公司的文化、资源与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基金的营运品质。
- 基金经理团队
团队需具备多年经验、成员稳定且绩效一致。
他们的决策与风险控管能力决定基金的表现。
- 投资流程
投资流程需清晰透明,包括研究方法、选股机制及风险控管措施,
以确保投资长期一致性与风险管理。
- 过往绩效
近 3–5 年的报酬率需稳定优于同类平均、且风险合理。
(注意:过去绩效不能保证未来,但仍是筛选时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。)
给投资新手的一句话
开始投资,并不需要你是金融专家。
就像买车一样,你不需要懂得造车,只需要懂得看重点:品牌、稳定性、安全性、油耗…
而在基金投资中,这些重点就是:母公司、基金经理团队、投资流程,以及长期绩效。
请记住:
投资不是看谁跑得最快,而是谁能够走得最久。
希望通过我的经历,你能避开我曾踩过的那些昂贵陷阱。
从小额开始、保持稳定投入、定期检视,并做好资产分散与风险管理。
只要坚持长期(至少 5 年以上),你就会大大提升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率。
如果你在看完我的故事后仍有疑问,或想在开始前先听听专业第二意见,
欢迎预约与我进行一次免费咨询 。作为一名独立理财顾问,您的财务利益是我的第一顺位。
免责声明:
本文内容仅为本人基于自身经历的分享与学习心得,仅供教育与参考之用,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请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,务必自行做好研究,或咨询持牌的专业理财顾问。